您現在所在的位置 : 首 頁產業發展產業動態 › 正文

苗木便利店 便利種苗人

時間:2023-10-23 09:38:25

  “今天買了5000株榴蓮苗,這里苗木品種好、價格合適,管理服務到位?!?0月16日,苗木種植戶金一泓來到龍江農場公司與白沙黎族自治縣榮邦鄉攜手搭建的“苗木便利店”里選苗,他已經連續兩年在該基地購置種苗了。

  龍江農場公司大嶺苗木產業基地“苗木便利店”。龍江農場公司供圖

  記者在“苗木便利店”大棚里看到,陽光下榴蓮、釋迦、雞蛋芒、番石榴等種苗旺盛生長,大棚內自動化噴灌系統滋潤著它們,為種苗提供了舒適的生長環境。

  今年以來,龍江農場公司以黨建引領鄉村振興,以產業融合牽引墾地融合,在苗木繁育、技術推廣、種業振興等方面與白沙縣榮邦鄉開展合作,充分發揮產業資源優勢,加大特色種苗研發、先進技術引進吸收和技術推廣力度,走出了一條墾地產業融合發展之路。

  墾地雙向奔赴共譜產業“協奏曲”

  “我們種植的苗木種類雖然多樣,卻也因不成規模,導致銷售成了一大難題?!边^去,榮邦鄉的種植戶們由于種植技術有限,苗木產量不穩定,加之受限于市場知名度不高,常常發生滯銷的情況。

  工人在搬運苗木。龍江農場公司供圖

  據了解,白沙縣大嶺片區一直有著“苗木之鄉”的頭銜,幾乎家家戶戶種植苗木。然而,近年來受到疫情影響,苗木滯銷情況加重。

  “我的種植園還有20多萬株檳榔苗沒賣出去,這樣下去投入的幾十萬元將血本無歸?!苯衲?月,苗木種植戶江海龍看著亟待銷售的種苗急得直撓頭。

  為了盡快破解種植戶無發展方向、無渠道銷售的難題,2023年4月,經過實地調研,榮邦鄉政府與龍江農場公司“牽手”,構建“黨支部+農場公司+農戶”的組織方式,共同謀劃特色苗木產業發展及銷售模式。

  龍江農場公司大嶺苗木產業基地負責人一方面對種植戶們的苗木品種、數量和價格等情況做好摸底;另一方面,積極與榮邦鄉政府協作,進一步尋找苗木的銷售渠道。今年截至6月,成功幫助農戶銷售榴蓮蜜、檳榔、椰子等滯銷苗木10萬株。

  “以大嶺苗木產業基地作為支撐,加入了‘苗木便利店’后,購苗、育苗、售苗便利了不少,使我們這些分散的小種植戶整合起來,形成合力,共同突破銷售瓶頸,苗木已成為了致富產業?!苯}埣拥卣f。

  不僅是江海龍,龍江農場公司十七隊種植戶黃世通也對大嶺苗木產業基地“苗木便利店”給予的幫助豎起了大拇指。他今年是第一次嘗試訂單種植,在“苗木便利店”的牽線搭橋下,順利與廣州客商簽訂了銷售訂單。

  “今年我種植的榴蓮蜜苗共10畝,選擇的品種是奶白榴蓮蜜,這個品種產量高且穩定性好,預計產出并銷售11萬余株?!秉S世通說。

  龍江農場公司大嶺苗木產業基地負責人陳春輝介紹,通過“訂單種植、訂單生產、定向采購”的方式與種植戶們建立合作,不僅能使農戶在種植上更具有科學性和規劃性,還能使之更加貼近市場的消費需求,拓寬銷售渠道。

  田間地頭開“講堂” “方寸地”變“增收園”

  墾地合作架起增收“橋梁”,技術支撐是特色苗木增產的“秘方”。

  近日,在大嶺苗木產業基地黨建活動室內,白沙縣榮邦鄉委員代表王秋美與數名種植戶圍著苗木技術員莊晶源,認真學習苗木技術。這是今年以來大嶺苗木產業基地開展的第三次“苗木便利店”黨建交流學習會議,現場氛圍熱烈。

  “最近雨水多,又碰上冷空氣,園區里的菠蘿蜜苗昨天還好好的,今天芽條就壞死了?!狈N植戶黎秋海今年種植了20畝菠蘿蜜苗,遇到種苗出現不明原因的壞死,心急如焚的他來到大嶺苗木產業基地開展的技術培訓及解答會上尋求專家的幫助。

  查看壞死的菠蘿蜜苗后,中國熱帶科學院品資技術人員何書強判斷是芽條嫁接問題所造成的,并現場傳授了最新研究的菠蘿蜜苗芽接技術的方法。

  王秋美告訴記者,有些種植戶只知埋頭種植卻不學習技術,苗木長在地里卻缺乏管理。定期開展技術培訓,不僅能為種植戶科普苗木生產中需要注意的問題,指導他們科學種植,還能為種植戶分析市場需求,并為苗木銷售牽線搭橋。

  通過不斷相互學習、交流,有針對性開展種植技術培訓,讓榮邦鄉種植戶們感受到了墾地融合帶來的新變化。

  大嶺苗木產業基地負責人陳宇告訴記者,通過黨建“搭橋”,總結近段時間鄉鎮內種植戶們提出的產業問題,進行深入交流,進一步完善聯建共建方案,同時,定期提供技術指導和跟蹤服務,幫助困難種植戶嫁接優質品種,一起探索共建方式,擴大共建效果,持續加強溝通交流,形成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共同提高的良好關系。

  據了解,現今已有17戶種植戶加入“苗木便利店”,并與龍江農場公司簽訂苗木合作訂單115萬株,截至目前,已完成120萬元榴蓮苗、280萬元檳榔苗、50萬元菠蘿蜜苗、30萬元橡膠苗等苗木訂單銷售。

  以產業為“筆”,畫好墾地“同心圓”。陳宇表示,下一步,龍江農場公司將繼續抓住黨建引領產業振興這一重要引擎,積極延伸和拓展苗木產業鏈,培育發展新產業新業態,畫好“黨建+產業”這幅畫卷,引導群眾全方位多維度發展產業,把“方寸地”建成了“增收園”,拓寬職工群眾增收致富渠道,推動鄉村振興。


  來源 | 海南農墾報

  記者 | 黃薇 通訊員 陳少波


2019精品日韩产品在线_国产青春草原vp华人免费播放_日本免费Gay片敏感小受_一区二区免费黄色